首页 >> 复合地板

三一不当技术的搬运工锡炉

文章来源:澳华机械网  |  2022-09-23

三一:不当技术的搬运工

三一:不当技术的搬运工 www.6300.net 2007-02-28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导读:  一个最初仅有几百万元资产的民营小企业,经过短短10余年的发展,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83亿元,利税总额近10亿元,出口创汇近1亿美元。如今这家企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全球工程机械50强、中 ...   一个最初仅有几百万元资产的民营小企业,经过短短10余年的发展,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83亿元,利税总额近10亿元,出口创汇近1亿美元。如今这家企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全球工程机械50强、中国500强、中国机械百强、中国最具成长力的自主品牌企业、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50强……

这个充满传奇性的企业就是发轫于湖南娄底的三一重工。是什么使一个草根企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变得如此引人注意?也许一位业内人士的话一语道破天机,“三一在工程机械制造领域所创造的奇迹绝不是偶然,这是三一长期以来坚持走自主创新发展之路,实施打造强势品牌的长远战略的结果。”

向洋品牌的“叫板”

12年前,当三一决定进军工程机械领域时,国内市场洋品牌一统天下,在中国如火如荼的建设工地上,95%以上工程机械都是洋品牌。在这表象的后面,则是一个尴尬的现实:一方面,传统国有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起点太低;而另一方面,欧美的行业巨头对技术输出设置了重重壁垒。

一个民营企业要想进入这个领域,并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一方面是要解决中国工业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一方面是要收复洋产品抢占的市场。”三一人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当初进入重工业制造领域的艰难。

在这种状况下,三一是像现在某些行业一样,引进国外的技术当“搬运工”,以低质、低价、低配置先去获得一部分利润?还是瞄准跨国公司,掌握自主知识产权,靠持续改进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与其正面交锋,走出一条“中国创造”之路?这是摆在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面前必须抉择的一个难题。

梁稳根在冷静地审视中国重工机械领域面临的内忧外患后果断地决策,“与其引进技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沦为‘生产车间’,不如另辟蹊径,以自我创新掌握发展主动权。”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民族工业“保卫战”在三一重工拉开了。

从1994年开始,三一以混凝土输送泵作为其进入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敲门砖”,对混凝土输送泵机械、液压、电气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坚,并创造性地把拖泵的新技术应用到泵车等混凝土输送系列产品上,使得三一成为国内混凝土机械品种最多、规格最齐全的品牌。

终于,从2002年起,三一混凝土机械市场占有率稳定国内第一,到2005年已超过50%,成为国内第一品牌,全球排名在前三甲之列。以三一品牌为代表的国产混凝土机械,在短短五年间,改变了原来国内市场85%混凝土泵及95%的泵车依靠进口的局面。

在保持混凝土机械行业“代言人”地位的同时,三一的黑色路面成套设备、桩工机械、履带起重机械、挖掘机械等系列产品经过近年的技术提升和市场培植,已进入快速成长期,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在中国机械制造行业,三一已经是混凝土机械、桩工机械、履带起重机械的第一品牌。

不断的创新之路

“一切源于创新”,这是三一的经营理念,也是三一的发展之魂。在三一的发展过程中,其实无论是三一第一桶金的获得,还是公司从做金属材料到正式转型做工程机械产品,再到目前做精做强品牌打造行业“王国”,一部三一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段不断创新的发展之路。

1986年的元旦,梁稳根、向文波、毛中吾和袁金华等4人辞职公职,丢掉了当时让大家羡慕的工作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他们兵分两路,一路贩羊、做酒,一路做玻璃纤维,但都失败而归。经过反复的思考,他们决定发挥他们专业的长项———4个人中有3个人学材料学,于是他们决定进入当时市场上紧缺的有色金属材料产品的开发。

1989年6月,三一重工的前身湖南省涟源市焊接材料厂成立。经过100多次的调整配方、几十次改变工艺,梁稳根他们的产品终于过关了,由此他们拿到了第一笔贷款,“通过这次创新我们获得了生存的权利。”第一年,他们获得了16万的销售收入,盈利3.6万元;第二年盈利13万;到6年以后的1992年,销售额达到了1亿多,年利润达到了3000万。

“但这离我们三一的目标和梦想还是相距甚远。”不满足1亿销售额、3000多万利润的摊子,梁稳根他们又开始了新的创新。经过走访几十个专家,开了5次专家论证会、10多次董事会,最后他们找到了企业无法做大的两个关键原因,“行业和地域都无法孕育一个世界级的大企业,也无法实现我们的商业目标。”于是他们就此制定了“双进”战略:进入装备制造业、进入中心城市长沙。

1994年,三一正式进入工程建筑机械制造。也就在这一年,三一重工第一台混凝土输送泵在湖南长沙诞生,这是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式系统拖泵。但由于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三一的第一批自主研发的混凝土输送泵怎么也无法突破160米高的输送高度。

为了获得核心的技术,梁稳根跑了十几家日本和欧洲的公司,想和他们进行合资,但收获的是“前所未有的辛酸和屈辱”,国外企业根本上不想把核心技术交给一家中国的企业。于是梁稳根发誓一定要用中国的人才发展技术开发出超过这些企业的产品。

为了攻克这个技术难题,梁稳根从北京自动化研究所请来了液压专家易小刚。易小刚加盟三一后,带领技术人员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彻底解决了泵送系统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混凝土输送泵无法突破160米的关卡由此得到了突破。

此后12多年的征途中,通过自主创新,三一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和成绩。据悉,目前三一已全面进入工程机械制造领域,产品拓展到25个系列、120多个品种;同时三一打造起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已申请专利479件,其中283件获得了授权。

打造强势民族品牌

近年来,三一重工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7%投入研发。这种投入比是中国同行业平均水准的3~5倍。据悉,三一目前的研发力量已足以支持每年150亿元的销售规模,研发能力已经成为三一的核心竞争力,这为三一打造强势民族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三一自主开发的TQ230系列全液压推土机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将我国推土机技术推进到世界最先进水平;而三一研制出的世界首台静液压传动平地机,不仅填补了我国在静液压传动平地机生产开发上的空白,也标志着我国平地机产品的设计、制造水平已经跨入世界领先行列,同时也结束了我国大功率平地机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另外,在加强产品研发、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三一积极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际上打响“中国制造”。在发达国家相对集中的北半球,三一通过国际合作参与竞争;在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南半球,通过自主开发,利用产品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加速把中国的工程机械推向国际市场。

去年11月23日,三一与印度马哈拉斯特拉邦政府签订了6000万美元建设工程机械制造基地的投资协议。这是三一的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也是三一在南亚市场上的一个重要布局,建成后将以工程机械制造为主,以满足印度及其周边国家的需要。另悉,为了开拓美洲市场,三一还计划在美国筹建工程机械制造基地。

如今,三一产品已远销南亚、中东、非洲、北美、东欧等地的50多个国家,业务覆盖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三一在保持主导产品在国内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国际销售成倍增长,2005年全年出口实现销售收入1.8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166%。2006年,国际市场销售全年实现出口近1亿美元。

在进行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的同时,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认为,为了保证自主创新的有效性,三一还必须进行其他方面的创新。比如通过管理的创新,以信息化来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文化的创新,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等。

http://m.mingyihui.net/article_1904297.html

http://www.mingyihui.net/article_1912503.html

http://m.mingyihui.net/article_1893496.html

http://m.mingyihui.net/article_1895556.html

http://m.mingyihui.net/article_1901526.html